产品中心:

拜登批准向乌克兰提供违禁武器集束弹药联合国:反对在俄乌冲突中使用!什么是集束弹药?危害有多大?

来源:乐鱼体育下载    发布时间:2024-08-18 17:11:15

详情

  据央视新闻7月8日消息,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科林卡尔宣布,最新的乌克兰援助计划将提供额外的火炮系统和弹药,包括集束弹药(DPICM),并追加了防空弹药、装甲车和反装甲武器等装备。

  据《》当地时间7月7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向乌克兰提供违禁武器集束弹药。

  路透社6日援引了解相关情况的美国官员的线亿美元的新一轮军事支持的一部分,数以千计的集束弹药将被运送至乌克兰。五角大楼称,这些弹药将帮助乌军对抗前线的俄军。面对外界对于使用集束弹药可能对平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的质疑,美国五角大楼辩称将提供降低了“哑弹率”的弹药,并表示这将减少导致平民意外死亡的未爆弹数量。

  当地时间7月7日,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美国批准向乌克兰输送集束弹药有关问题时,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表示,联合国反对在俄乌冲突中使用集束弹药。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联合国秘书长支持《集束弹药公约》,这一公约在15年前被通过。他希望各国能够遵守这一公约的条款,因此,联合国秘书长不希望在俄乌冲突中接着使用集束弹药。

  《集束弹药公约》目前有超过120国签署,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均未签署该公约。

  集束炸弹中装有数百个子炸弹,极易对平民造成巨大伤亡。图为美国一家军工厂的工人正在拆解集束炸弹。(图片来自:美国The Drive网站)

  针对美国批准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一事,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当地时间7月7日表示,北约对《集束弹药公约》并没有统一立场,各成员国之间对该《公约》以及对是否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持有不同的看法。无论是不是签署了《集束弹药公约》,北约成员国都都同意应该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但是具体提供什么类型的武器和弹药,应该由各成员国自行决定。

  2008年签署的《集束弹药公约》,明确禁止集束弹药的使用、储存、生产以及转让,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包括美国在内的8个北约成员国尚未签署。

  据央视新闻,美国反战组织“粉色代码”联合发起人本杰明在7日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批评美国打算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的计划,称这一“糟糕决定”的后果将使俄乌冲突影响持续数十年,包括导致当地儿童伤亡。她同时表示有必要呼吁俄乌停火并进行谈判,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正阻碍这一努力。

  7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表示,作为奥斯陆协议的缔约国,德国将执行相关的规定。所谓奥斯陆协议,是指2008年在挪威首都签署的《集束弹药公约》,它明确禁止集束弹药的使用、储存、生产以及转让。

  据环球网,“乌克兰战争已经很可怕了,美国将使情况变得更糟。”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7日以此为题发表评论文章称,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不仅会削弱西方在冲突中占据的道德制高点,而且还会威胁乌克兰平民的安全。“在乌克兰,面临危险的平民正是乌克兰试图保护的人。无论乌克兰对使用这一些武器做出什么承诺,在任何战区使用集束炸弹都是不值得的。”

  所谓“集束弹药”,根据型号的不同,一颗弹头内可包含几十到几百枚不等的爆炸性子弹药,能够最终靠空投或者地面发射。一经射出,弹头在空中爆炸后,子弹药的攻击面积可覆盖数个橄榄球场的大小,在此范围内的生命都难以幸免。

  而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子弹药在射出后未能立即爆炸,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埋地下,即使冲突结束后的多年,一旦有人触碰或踩踏仍有引发爆炸的风险,可能会引起死亡或者重伤,对平民构成长期威胁。受到集束弹药污染的土地因安全问题无法耕种,也阻碍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据央视新闻,美国此前在多次战争中使用过集束弹药,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上一次使用集束弹药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场。而在更早前,美国就曾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使用过该类弹药,给所在国带来非常大灾难。路透社称,仅在1964年到1973年期间,美国就向老挝投掷了大约2.6亿枚集束弹药,而截至目前,仅有不到40万枚、也就是不到0.47%的弹药被清理,但已至少造成1.1万人死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拜登“艰难决定”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联合国反对!这种武器危害究竟有多大?

  美国向乌提供集束弹药,拜登发声:艰难决定,但乌克兰需要它们!美国总统选举一竞选人:这是鲁莽行为

  司法部等三部委:保荐业务、审计业务可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 不得以上市结果作为收费条件

  周末重点速递 国务院拟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为公司上市提供奖励;券商:地量行情背后可能是对分子端的“脱敏”,缩量后A股会怎么走?